競爭力的提高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離不開不銹鋼電加熱反應釜等傳統制造業的發展,僅僅依靠“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和集成創新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多的是原始創新。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我們要抓住“大力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十二五”工業轉型和升級、“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等政策實施的大好時機,加快新興產業的研發和創新,推動新興產業對不銹鋼電加熱反應釜等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提升。
“代工”固然簡單,但是風險也不可忽視;“模仿”雖然較捷徑,但卻是對知識產權的極為不敬;轉型和升級固然困難重重,但是轉過去就是一片藍天。
中國不銹鋼電加熱反應釜等傳統制造業發展到,已經培養了大批的產業工人,產業基礎已經非常雄厚。隨著周邊工業化的起步,我們傳統的低廉的勞動力優勢正在漸漸失去,大量勞動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產業也正在向周邊轉移。如果我們堅守過去的生產模式,可能我們將舉步維艱。
中國不銹鋼電加熱反應釜等傳統制造業再發展應該開始新的變革和反思,唯有自主創新,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培育大批創新人才,才是發展之道。而且,我們的創新要絕對放棄“仿冒”和“復制”,全社會要樹立尊重知識產權的理念。
創新是需要勇氣的,也是需要時間的。任何一項重大的科技創新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成功的,我們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氣,在思想上做好準備,做好基礎性工作。在政策上,應該集中扶持一批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大科研項目,給予積極的經費支持,應該大膽地鼓勵民間科研和企業科研。凡是,具備條件的研究機構都應該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實踐證明,我們只有在原始創新方面淌出一條路子,競爭實力才可能進一步增強。